吉林市法律援助中心结合自身职能特点,突出法援为民服务宗旨,采取三项措施,着力推进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全覆盖。
开展“法援为民,残疾人权益保障阳光行动”
让残疾人维权更便捷
“残疾人权益保障阳光行动”是2021年吉林市委市政府民生实事任务之一。吉林市法援中心积极与残疾人联合会对接,率先在全省开展“残疾人权益保障法律援助阳光行动”。他们加强便民服务窗口建设,用显著标识设立残疾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使残疾人能够享受“一免五优先”服务,并实现残疾人刑事法律援助全覆盖;加强法律援助案件质量管理,积极开展法律援助案件自评自查工作,及时发现问题,总结经验;推进法律援助信息化建设,完善吉林法律援助信息系统,努力实现集咨询服务、网上审查、监督管理等于一体的管理服务功能,让残疾人维权更便捷。目前,已提前完成在全市设立10家残疾人法律援助工作站的民生实事工作任务,办理残疾人法律援助案件31件,接待残疾人咨询37人次。
开展“法援为民,助力农民工”活动
让农民工维权有保障
全市以法律援助机构为核心,从纵、横两方面延伸法律援助网络。纵向,完善县(市、区)、乡镇、村三级法律援助服务网络,依托司法所建成乡镇法律援助工作站,为农民工提供一站式的法律援助服务。横向,与劳动监察部门在全市范围内联合设立12家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实现了农民工法律援助工作站全覆盖。将各项工作机制、法律援助申请流程上墙公示,方便农民工群体申请法律援助、进行维权。吉林地区两级法律援助机构在已有的便民服务窗口基础上,新增农民工法律援助绿色通道显著标识,对农民工咨询优先接待和解答,对涉及农民工维权的案件实行“一免五优先”政策,简化程序,畅通援助通道。某温泉企业以疫情期间经济条件差为由,拖欠韩某等36名农民工工资,昌邑区法律援助中心通过农民工维权服务“绿色通道”,指派专人负责追索劳动报酬的相关调查取证,最终为36名农民工讨回多年工资55万元,并现场发放。
目前,已受理农民工法律援助案件361件,接待咨询520余人次,受援农民工达407人,挽回经济损失近300余万元。2020年,吉林市法律援助中心被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评为“全国农民工工作先进集体”。
开展“法援为民 关爱未成年”活动
让未成年人维权更贴心
2020年,吉林市政府把开展“关爱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法律援助保护行动”作为了民生实事的重点工作。吉林市法律援助中心作为具体实施部门,主动作为,创新举措,出台了一部《吉林市未成年人法律援助服务指引》,建立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机制。在全市范围内与各级团市委联合建立了10家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站,初步形成了以市中心为主导,覆盖全地区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工作网络服务体系。公开招募符合条件的执业律师组建服务团队,构建专业的未成年人法律援助律师队伍。全市两级法律援助机构广泛宣传未成年人法律保护及法律援助相关知识,深入学校、村屯社区、交通枢纽、商业中心等未成年人及人流密集场所开展主题宣传活动,制作并发放各类宣传材料4150余份,现场解答法律问题500余人次。通过“未成年人法律援助绿色通道”,律师团律师成功为自幼患病的未成年人王某某追索到了抚养费和医疗费,保障了其合法权益。吉林市法律援助中心曾先后被团中央、团省委授予“青少年维权岗”称号。
吉林市法律援助中心将继续探索新形势下保障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新途径和新方法,努力为特殊人群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法律援助服务,帮助扎实推进 “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努力打造“法援惠民生”吉林品牌。
来源:平安吉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