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是行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吉林市江城公证处在打造“江城公证”品牌的同时,努力拓展服务领域,采取六项举措,做足做好“公证+”文章。
“公证+金融”:与吉林银行、民生银行、村镇银行等金融部门建立常年合作关系,提供专人专项服务,开展贷款合同公证,并赋予强制执行效力公证200余件,标的额达33亿元,强有力保障了金融机构的合法权益得以实现。
“公证+法院”:在丰满区法院设立司法辅助中心,开展家事法律服务调解。自2020年7月份成立以来,司法辅助中心共接受法院移交调解案件84件,结案57件,调解成功26件,调解成功率近50%,极大缓解了人民法院案多人少的压力,在提高司法效率、维护司法公信、推动司法改革、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中发挥积极作用,得到法院和百姓的高度认可。
“公证+产融平台”:针对公证改革创新发展,为政府、企业、金融机构间的对接合作营造良性机制,不断拓宽融资方式。缓解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切实提高民营企业融资安全,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和水平,已与市金融服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为产融平台中的6000家企业和金融部门营造产业与金融良性互动的融资环境保驾护航。现办理公证10余件。
“公证+社区”:为方便群众办证,增强社区居民法律意识,了解更多有关公证的法律知识,江城公证处四个党支部深入四个主城区多个社区开展公证进社区活动,宣传与群众息息相关的公证法律知识,重点讲解办理房产继承、赠与、遗嘱公证等与群众需求量大的公证服务。现已与140家社区进行了对接,在社区放置便民联系卡7000余张、联系牌140块,极大方便了社区居民的法律服务需求。
“公证+学校”:与北华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为大学留学生提供上门服务。2020年北华大学有85名留学生毕业,需办理毕业证、学位证、成绩单、无犯罪记录公证,但因疫情防控无法出校门。江城公证处派公证员按照程序分别从学校和派出所收集核实留学生相关材料,符合办理条件的均在第一时间出证,为毕业生们就业、继续求学或办理签证提供了“通行证”,真正做到了让留学生“一次不用跑”。
“公证+律师”:为进一步促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深度融合,主动适应社会发展,加强公证行业与律师行业协同发展,拓宽执业律师法律实践领域和渠道,吉林市江城公证处和证律律师所于2020年形成了长期合作,达成了共建协议。双方本着“平等合作、借力互补、发展共赢”的宗旨,对党建引领下的业务合作、培训学习、课题调研等方面进行探讨,双方开展由点及面、全方位的合作交流,用公证增强律师工作中的证据效力,以律师业务拓展公证服务的应用及影响,并整合优势资源,丰富服务内涵,积极构建“公证+律师”法律服务新模式,推动社会服务升级转型。疫情防控期间,双方首次合作就为某建安企业提供了专属化定制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减损150余万元,为地方经济及社会和谐发展提供有力的法律支持。
吉林市江城公证处 供稿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