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机制 强基础 多元共治绘就综合治理新图景 法治聚焦-法治 孙晓云 3966591
建机制 强基础 多元共治绘就综合治理新图景 法治聚焦-法治 孙晓云 396659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治 > 法治聚焦

建机制 强基础 多元共治绘就综合治理新图景

2025-07-30 14:26      来源: 中国吉林网

  通化市东昌区综治中心以规范化建设为核心、实体化运行为抓手,将矛盾纠纷化解与综合治理深度融合,构建起“党建引领、创新机制、多元共治、科技赋能”的社会治理新格局。通过“四调联动”(帮调、包调、跟调、约调)的闭环管理机制,东昌区实现了矛盾纠纷“一站式受理、全链条化解”,群众满意度显著提升,社会治理现代化水平跃上新台阶。

  党建引领:织密基层治理“红色网络”

  通化市东昌区以党建为“红色引擎”,构建“党委统筹协调、部门协同联动、党员示范带动”的治理体系。通过“在职党员进社区”等活动,将党组织触角延伸至基层治理末梢。全区223个网格党支部、378个网格党小组,形成了“支部建在网格上、党员融入群众中”的治理格局。网格党员干部走访排查时,发现某小区院内墙体塌方问题,及时上报并开展协调处置工作,成功化解了墙体塌方的问题。这种“党员带头、干部下沉”的工作模式,让群众感受到“问题有人管、困难有人帮”,党群干群关系更加紧密。

image.png

  创新机制:打造矛盾化解“一站式化解”

  通化市东昌区综治中心创新推行“3+2+1”矛盾纠纷化解模式,促进调解员与网格员“两员融合”,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即整合综治中心、信访接待中心、矛盾调处中心“三心联动”,促进调解员与网格员“两员融合”,实现矛盾纠纷“一站式化解”。通过“帮调、包调、跟调、约调”四调联动机制,形成从受理、调处到回访的全流程闭环。居民许某反映与某劳动派遣有限公司的劳动纠纷时,从受理到协调劳动仲裁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全程陪同办理,实现“进一扇门、解千家事”。

image.png

  潘女士到区综治中心反映某学校拖欠粉刷乳胶漆工程款,中心工作人员研判后立即交办至区教育局,经多方沟通后,仅用3天完成矛盾化解。落实事件回访工作,做好案件回访、跟踪。对“案结事了”的矛盾纠纷进行事件回访并登记结果,确保群众满意。2024年,东昌区综治中心工作成效满意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image.png

  多元共治:激活综合治理“一池春水”

  东昌区综治中心整合法院、公安、司法、信访等26个职能部门资源,打造“一站式”解纷平台。今年以来,法院设立速裁法庭及矛盾调解室司法调解82件、劳动仲裁依托仲裁庭化解40件、人民调解11件、行业调解9件,区级综治中心合计化解矛盾纠纷142件。实现“家门口化解”,检察机关设置12309检察服务窗口,实质性化解矛盾;公安机关通过“警地融合”机制,将矛盾消除在萌芽状态。

  科技赋能:跑出基层治理“加速度”

  东昌区以数字化应用为抓手,构建“线上+线下”综合治理体系。线下打造集调解、研判、指挥于一体的实体平台,配备矛盾纠纷多元化解信息系统,分析研判当前全区矛盾纠纷形势;线上依托“雪亮工程”视频监控体系,整合388个高清视频资源,实现社会风险实时监控,有效控制风险升级,全面遏制民转刑、刑转命案件发生。依托“枫桥通化”小程序,群众可在线反映诉求,实现“线上预约、流转办理”,实现矛盾纠纷“线上线下同步调解”。今年以来,全区受理纠纷412件,化解407件,化解率高达98.8%。

  从拖欠工程款的“三日速解”到老旧小区管道的“快速焕新”,从“枫桥通化”小程序的“指尖解忧”到各方力量的“温情调解”,东昌区综治中心用“真心”换“民心”,以“实干”促“实效”,让矛盾纠纷化解既有力度更有温度。综治中心不仅是矛盾调解的阵地,更是服务群众的窗口,将继续实行“全程协办”工作模式,让平安幸福的阳光照亮每一个角落。东昌区正以综治中心为“小支点”,撬动综合治理“大平安”,在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通化实践中书写着“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的生动答卷。

  图文来源:通化市东昌区综治中心

初审: 孙晓云   复审: 李超   终审: 杨春红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