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园口派出所位于白山市靖宇县东南部30公里的花园口镇,辖区内1个社区、19个行政村、人口15203人。花园口派出所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探索建立“三项机制”、打造“三个主动”警务,有效破解邻里纠纷难题。今年以来,成功化解邻里矛盾纠纷42起。
建立源头摸排机制,主动预见风险。一是织密“排查网”,做到早发现。坚持把邻里纠纷源头管控作为“头道工序”,发动社区民警、“一村一警一连”“三长“、群防群治组织等力量,建立全覆盖的信息搜集网络和畅通的信息报送渠道,全量掌握辖内矛盾线索、纠纷苗头和风险隐患,切实把隐患排查在前面,把矛盾发现在“苗头”阶段。二是畅通“信息源”,做到早介入。充分发挥驻村辅警、警务助理、网格员作用,争取村干部、党员支持,广泛组建信息员队伍,协助收集家庭邻里矛盾纠纷。畅通网上反馈渠道,构建各类警务微信群,社区民警、驻村辅警微信即时“线上”提供帮助、接收线索,确保尽早介入开展化解,避免矛盾升级、事态激化。三是严把“研判关”,做到早预警。按照预警在先、及时处置、就地化解的原则,从民警接处警、走访摸排、执勤巡逻等环节入手,严格规范执法,避免将小纠纷拖成大矛盾。对现场难以调处的,实施精准分类研判,按照性质、轻重缓急建立台账,分类引流,责任到人,确保预警到位。
民警到前进村调解村民纠纷
建立联调联动机制,主动化解矛盾。一是坚持主动作为,推动化解责任落实。花园口派出所牵头成立矛盾纠纷人民调解委员会,协调相关部门组建调解工作专班,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明确驻调解室负责人责任分工,落实“首接负责”制度,对因邻里矛盾纠纷调解和排查不力,致使矛盾激化造成重大社会影响和严重后果的单位报请镇党委政府严肃追责。二是坚持部门联合,形成化解工作合力。花园口派出所主动加强与信访、司法、民政、妇联、法院等部门的协调沟通,定期互通情况,联手先期介入,推动“工作大家做、事情大家办、难题大家解”,多方联合破解疑难杂症,确保邻里纠纷调解成功率不断提高。2023年7月,社区民警从镇乡建办了解到,辖区村民王某与邻居因杖界问题产生纠纷,乡建办、土地、信访等部门帮助调解多次,但问题一直未得到解决。派出所接到警情后,立即组织民警会同村干部和信访、司法、乡建、土地部门上门开展调解,通过翻阅房屋产权登记、对其双方释法明理,成功化解了王某与邻居杖界纠纷问题。三是坚持警民联动,提升化解工作质效。花园口派出所将社区民警确定为各社区(村)邻里矛盾纠纷调解的联系人和责任人,实行“日日盯、周周调、月月结”,大力吸纳村干部、老党员、老干部等人缘好、威望高人员为调解员,配合民警开展邻里矛盾纠纷化解工作,推动形成多员叠加的联动调解格局。2023年8月,民警在发现村民刘某某与邻居因耕地排水沟产生矛盾后,立即与村干部、民兵、老党员上门化解,并会同镇司法所送法到户,通过讲利害、谈感情,最终邻里双方握手言和,重归于好。
民警到仁和村为村民解心结
建立效果巩固机制,主动服务群众。一是转变理念方式,开展暖心服务。对一些有生活困难的群众,采取重点走访、带案下访以及所领导包保等方式与群众面对面地沟通交流,对涉事人员结对帮助、点对点帮扶,充分利用公安机关的便民、利民、惠民措施,力所能及给予帮扶帮教,最大限度地增进警民感情。二是定期回访反馈,提升工作质效。对已调解的案事件组织民警跟进回访,详细了解、切实掌握双方当事人及周围群众对调解措施的反映,有针对性地采取加固措施,巩固工作成果。针对部分邻里纠纷“解而不和”的现象,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开展情理疏导工作,推动当事双方加强交流,增进理解互动,最大限度地解开心理疙瘩,提高和解实效。三是常态走访调查,加强警民互动。花园口派出所定期组织民警以治安管理、民情调查、警民恳谈、警情回访等多种形式开展大走访行动,加强警民沟通互动、广泛征集社情民意,在互动中改进工作,提升邻里纠纷大调解活动的效果,确保了辖区的治安稳定、社会和谐。
图文来源:吉林省委政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