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法院书写精准扶贫精彩答卷 法院时事-法治 王伟光 3279159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湘西法院书写精准扶贫精彩答卷 法院时事-法治 王伟光 3279159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治 > 法院时事

湘西法院书写精准扶贫精彩答卷

2020-12-17 09:47 | 来源: 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 阮占江

  本报通讯员 陶琛 刘昱林

  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花垣县十八洞村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理念,掀开湘西州决战千百年绝对贫困历史的崭新一页。

  7年来,湘西两级法院把精准扶贫作为头等大事,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与湘西各族人民努力书写首倡之地精准扶贫的精彩答卷。

  司法扶贫

  近年来,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推进,大量扶贫专项资金投入湘西。极少数人竟然把这些扶贫资金当作“摇钱树”,牟取私利。

  湘西州审计局原副局长黄某担任驻泸溪县兴隆场镇德堡村扶贫工作组组长期间,利用职务便利单独或伙同他人骗取、侵吞国家扶贫资金17万元;湘西州台办原副主任谭某、州委统战部原民宗科科长向某利用参与建整扶贫工作的职务之便,套取、侵吞国家扶贫项目资金25万元……

  面对这些扶贫领域的蛀虫,湘西法院充分发挥刑事审判职能,坚决依法从严惩处。经法院审理,黄某、谭某、向某分别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3年6个月、3年,并处相应罚金。7年来,湘西两级法院依法审理涉扶贫工作各类刑事犯罪案件159件。

  与此同时,全州法院依法快速审理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中发生的各种纠纷和涉及移民搬迁、征地拆迁、社会保障等行政诉讼案件,促进扶贫项目顺利推进。2013年至今,湘西两级法院共审结涉扶贫民商事案件1231件,为精准扶贫创造了良好的司法环境。

  湘西法院加大涉扶贫案件执行力度,重点针对涉扶贫资金使用、扶贫对象权益损害赔偿等案件采取公布失信被执行人名单等措施促使被执行人履行义务,及时兑现当事人胜诉权益,依法维护贫困地区群众合法权益。

  “我们致力于将审判执行与精准扶贫有效结合,把司法为民、司法便民落到实处。”湘西州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彭卫兵说。

  法治扶贫

  湘西两级法院以法治扶贫为出发点,结合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实际情况积极开展民族特色巡回审判,设立双语法庭、旅游法庭、红色法庭,将法网延伸至村寨、地头,减轻贫困当事人及少数民族群众诉累。“深入身边解决纠纷的审理模式真贴心。”一名村民感叹道。

  湘西法院通过巡回审判开展以案说法、“法律宣传进乡村”等活动,以群众听得懂的方式宣讲农村低保申请的条件、电信诈骗、交通事故、合同纠纷、老人赡养、土地承包等相关法律知识。聚焦群众关心的法律问题,让法律有温温度,达到审理一案教育一片的良好社会效果。

  据统计,2013年以来,湘西法院组织深入边远贫困乡镇和少数民族群众聚居地区开展巡回审判1700多次、涉农涉贫送法下乡500多次。

  “感谢你们帮我家解决看病、读书的困难。”卧床休养的梁某某眼中噙满泪水艰难地坐起身,不停地感谢执行人员。这动人的一幕出现在长乐乡那光村精准扶贫建档立卡户梁某某家中。花垣县人民法院执行干警与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花垣支公司相关负责人翻山越岭驱车来到梁某某家中,为其送上执行救助保险金5.8万元。

  “我们加大对贫困地区最低生活保障对象、贫困农村五保供养对象、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贫困农村残疾人、孤寡老人、留守妇女儿童等的司法救助力度,解决其基本生活困难,简化诉讼费缓减免审批程序,确保困难群众打得起官司。”彭卫兵介绍说。

  2013年至今,湘西法院共救助涉及扶贫地区97案117人220多万元,为573案743名贫困当事人减缓免诉讼费580多万元。

  驻村扶贫

  “他是易地扶贫搬迁户,全家10口人分有一栋250平方米的3层楼房,但我跟儿子现在没有地方住,今后生活怎么办?”石某与茶寨村一组的吴某离婚后,想强行搬进禾库安置区,享受母子二人应有的50平方米房屋份额。双方矛盾较深,找到湘西中院结对帮扶干部龙启军和工作队第一支书李刚寻求帮助。

  龙启军和李刚结合扶贫政策、婚姻法规定及双方实际情况,经过反复做思想工作和细致协调,促成双方达成吴某一次性付清石某5万元补偿金的协议,调解平息了纷争。

  湘西法院扶贫工作队总结探索出“345”扶贫开发模式,即创建党员+结对帮扶、党支部+合作社、党支部+致富能手“3﹢党建模式”,着力转移就业、住房保障、教育助学、医疗救助“4项保障”,突出基础设施、产业、民生、文明、集体经济“5大建设”,力争做到帮扶帮到根子上,脱贫脱到点子上。

  “工作队把我们的事当自己的事,不怕冷不怕累,很感谢他们。”禾库镇雀儿村5组石妹宁感激地说。

  2013年至今,湘西法院共选派148名干警驻村扶贫,740名干警与2049户建档立卡户开展结对帮扶,将法律送到群众身边。

  扶贫队员的倾心付出离不开单位的后盾支持。一笔笔扶贫资金进村入户,一个个民生项目落地生根,一项项脱贫产业茁壮成长,曾经贫瘠的小山村书写出首倡之地精准扶贫答卷上的精彩篇章。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 王伟光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