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法官讲故事丨孙晓东:脚上沾着泥土的农民法官 法治聚焦-法治 张琪 3657814
老法官讲故事丨孙晓东:脚上沾着泥土的农民法官 法治聚焦-法治 张琪 3657814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治 > 法治聚焦

老法官讲故事丨孙晓东:脚上沾着泥土的农民法官

2022-11-25 14:21 | 来源: 法音吉语

  “孙法官可真不像法官,更像一名懂法律的老农民,连说话都是农民味!”熟悉他的群众有时会和他开玩笑。

  每次孙法官听了这话也不恼,总是笑着说:“我就是农民,又扎根农村将近40年,可不就是地地道道的老农民!”

  这个“老农民”就是榆树市人民法院环城法庭庭长孙晓东。

image.png

  法官漫画肖像

  孙晓东1985年参加法院工作,槌起槌落、开庭闭庭之间,扎根基层已有三十七载。

  当年青涩奋进、认真好学的小书记员终于成长为经验丰富、业务精湛的员额法官、法庭庭长,满头青丝日渐斑白,足迹遍及榆树市的村村落落。

  民生小案 从不小办

  婚姻家庭、赡养义务等平常的民生小案,孙晓东从不小办。他总是说,不到万不得已,老百姓谁愿意到法院打官司啊。

  孙晓东知道,这些旁人眼里的“鸡毛蒜皮”的小事,对当事人来讲,却是天大的事。

  “法院是用来解决纠纷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地处理,处理群众的案件不能着急,要让当事人把话说完,平复情绪倾听当事人的想法,只有这样,群众才能信任法官,让工作更好地开展。”

  案件梳理

  2016年,孙晓东审理一起离婚案件时,原告妻子面对情绪反复无常,对她动辄打骂的丈夫,多次提出离婚,但丈夫坚决不同意,换来的是丈夫对她更为剧烈的拳脚相加。

  妻子无奈之下两次轻生,被抢救过来后,她求助于法院。孙晓东了解相关情况后,对这个女人的不幸遭遇充满同情,受理案件当天,就去找被告谈话。

  被告承认自己经常殴打妻子,但认为:“这是夫妻之间的事,法院无权过问。”

  看着被告满不在乎的态度,孙晓东知道一纸判决只会激怒被告,只有让被告认识到自己的问题,才能圆满解决。

  因此,他一次次前往被告家中进行劝导,面对被告激进的态度从不气馁,终于在孙晓东耐心细致地疏导下,被告意识到自己家庭暴力的恶习。既触犯法律又伤害了夫妻感情,觉得对不起妻子,自愿同意离婚。

image.png

  孙晓东常说:“法官办案不是一纸判决,案子判了不是结束了,要明法理、讲情理、通事理,不能怕麻烦,要真正解决问题,不要给当事人留下遗憾,更不要给自己留下遗憾。”

  在孙晓东看来,对法官而言,每天要面对很多案件,办理一件案子就是最寻常的工作,可是对很多群众来说,一生可能就打一次官司。

  如果不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就没办法做到案结事了。

  不忙的时候就爱去老乡们家里坐坐,给左邻右舍普法评理,乡亲们都信得过他。

  年近60岁的孙晓东就这样奋战在审判一线,只要群众有需要,他就加劲干,这就是他的初心和坚守。

image.png

  孙晓东从21岁开始一直工作在司法一线,一路伴随着法院的成长,也践行着自己的梦想。

  从公检法共用三层楼办公,到如今有了自己独立的办公楼。记得30年前,全院只有一台212吉普车,只有一部固定电话……

  孙晓东每次下乡办案,总是戴上一顶草帽,跨上一辆自行车就出门。

  下雨后农村的土路泥泞,孙晓东只能推着自行车爬坡趟河,步行十几里地去村上,后来县里通了客车,孙晓东就带着行李,到一个村子住上几天,再去下一站,不过那辆自行车却依然陪伴他至今。

  孙晓东表示:“法官是社会的需要,是为群众服务的,是化解纠纷、定分止争的角色,如果没有法官简单的民事案件,就可能演变为刑事案件,法官就像一个天平,是平衡人与人之间的联系,是守护人民安居乐业的一道防线。”

image.png

  巷子里的法槌声依然每天都会响起,诉说着这座小楼里一位平凡的“老农民”法官在法治道路上一个个朴实生动的小故事。

image.png

  图文来源:法音吉语

  

编辑: 张琪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