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法官讲故事丨陈继辉:从“讲台”到“法台” 初心未改 法治聚焦-法治 张琪 3651560
老法官讲故事丨陈继辉:从“讲台”到“法台” 初心未改 法治聚焦-法治 张琪 3651560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治 > 法治聚焦

老法官讲故事丨陈继辉:从“讲台”到“法台” 初心未改

2022-10-29 11:16 | 来源: 法音吉语

  老师耐心细致谆谆教导,法官中立裁判执法如山。两种不同的职业,两段不同的人生。在龙井市人民法院有这样一位法官,他曾站在三尺讲台上教书育人,尽全力履行着作为老师的职责使命,而今他加入法院队伍,在审判事业中,用自己对法律的信仰和为人民服务的初心,严守律法、定分止争、践行法治、捍卫公正。他就是陈继辉法官。

image.png

  法官漫画肖像

image.png

  曾经的陈继辉是手拿教鞭、指握粉笔、站在三尺讲台、呕心沥血、送走了一批又一批学生桃李芬芳的人民教师。如今的陈继辉是胸戴法徽、身披法袍、走上庄严审判席、公正不阿审理了一起又一起案件执法如山的人民法官。

       光辉转变

  教师出身的陈继辉,曾在教学行业工作9年有余,从他的政治课上,你能了解到他对政治、法律的热爱,他以孜孜不倦地教学精神,带领同学们徜徉在知识的海洋。

  陈继辉清楚的是,要胜任法院的工作,这些过往经历显然还是不够的。他说:“教师与法官的工作虽然都是为人民服务,但还存在着本质上的区别。人民教师是教书育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与世界观;人民法官却不同,面对所遇到的事情是大不相同的,面对不同的当事人,发现的问题也是大不一样的,帮助他人不断完善自己,守护人民法律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是一个背负更多社会责任的光辉职业。”

image.png

  初入法院 刻苦钻研

  2003年,陈继辉来到龙井市人民法院成为一名行政庭书记员。为确保公正廉洁高效办案,陈继辉加强政治理论、法律法规、司法解释等学习,对审判中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翻法条、找专家,及时进行探讨和总结,着力提升自身的审判理念和工作能力,克服机械办案,以“工匠精神”办“精品案件”。

  深入一线 以人为本

  2008年,陈继辉成为助理审判员。

  在刚刚成为审判员的那段时间里,有很多案件非常棘手,如果按照正常的法律程序判决,很有可能会出现后续问题。

  为了尽快解决问题,他都第一时间到基层了解案件情况,深入当事人中了解案件的原委。能够调解的案件充分调解,能够达成共识的就避免了当事人双方的经济压力,群众们对这样一位新来的审判员也是赞赏有加。陈法官说:“自己多走走,群众就少走走,我身处这个职业就要对当事人负责,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责。”

  为民所想 替民解忧

  在工作上,他始终热情对待群众,认真地做好记录,工作做到无缝对接,对陈年旧案给予积极指导,并对案件的纠结点进行耐心解答,详细询问来访群众的案件情况,现场对群众的问题进行耐心疏导。同时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从涉法涉诉群众的角度出发,深刻考虑群众生活、群众利益和群众愿望。

  在他的记忆里有一件印象最深刻的案子。

  正值秋收,村民甲在收成时,附近村民乙的牛不慎将地里的作物破坏了,导致收成减产,双方开始了争辩,都不肯让步,最终闹到了法院,由陈法官受理。

  农民辛苦一年,农作物的收成决定着一年的收入,陈法官不敢怠慢,于是,通过电话联系他们的村书记,再向双方了解情况后,当庭做出调解,双方既解决了牛饲料的问题,又履行了赔偿义务。避免了应该做鉴定,产生的鉴定费,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陈法官找到双方当事人劝说并讲明情况,最终在陈法官的努力下双方达成和解并且冰释前嫌。

       村民们这样评价陈法官:陈法官都是为我们想着的,知道我们需要什么,知道我们缺少什么,他都能做好平衡。我们大家都把他当自己的乡里人。

  热爱生活 紧跟时代

  在生活上,陈法官是一位热爱生活的运动健将。陈法官经常组织同事们打羽毛球、爬山等活动。只有身子骨硬朗,才有体力去工作。每当有运动时,陈法官都是第一个积极参加,在大家的推举中,他也成为众多运动项目的队长,带领大家一起健康生活。同事们都评价他:“没有陈法官不会的体育项目,只有大家不了解的体育项目。”

  陈法官平易近人,了解时事,紧跟热点,和同事们聊天总能说到一起去。在陈法官眼里就没有“代沟”这个词。

  陈法官表示,做老师的就是要不断学习新鲜的事物,不断给学生灌输新的思想,不能落后,做法官更要积极思考了解更多新的法律知识,才能面对案子游刃有余。

  积蓄力量 培养后辈

  在成为人民法官后仍然不忘自己人民教师的责任,提携后辈为法律事业输入新鲜血液。

  陈继辉注重培养人才,从德、能、勤、绩、廉五个方面对法官干警进行了监督管理。

  三尺讲台与黑板为邻,与粉笔为友,巍巍法庭以正义为鞘以法律为剑。从校园到法院,变的是环境,不变的是希望和未来;从教鞭到法槌,变的是工具,不变的是责任和热爱;从人民教师到人民法官,变的是身份,不变的是初心和情怀。

  在法槌的声响里,在判决书的字里行间,他的每一分坚守,每一分努力,都在告诉我们,唯有牢记一名法官的责任和良知,才能让法院判决“掷地有声”。

image.png

  图文来源:法音吉语

编辑: 张琪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