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调解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法治人物-法治 王伟光 3508341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博士调解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法治人物-法治 王伟光 350834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治 > 法治人物

“博士调解员”把矛盾纠纷化解在群众家门口

零距离探访南昌“五根调解工作室”

2022-01-17 15:14 | 来源: 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 黄辉

  本报见习记者 周孝清 

  1月13日,农历腊月十一。

  明亮的太阳从赣江上空升起来,将温暖洒向冬日的大地。

  位于赣江边的江西省南昌市司法局办公大楼一楼是南昌市法律服务中心,左侧第一个办公室挂着“洪城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牌子,“五根调解工作室”就设在这里。

  这是以南昌市洪城人民调解委员会主任、市148法律服务所主任熊五根命名的工作室。

  上午8点多,《法治日报》记者来到这里时,只见熊五根提着一袋厚厚的资料,匆匆走进办公室,开始了一天忙碌的工作。

  “喻先生你好,我们已和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去现场看过,你擅自打墙开窗违反了物业管理条例,不交物业费也是没有道理的。”

  “陈经理你好,业主已经同意接受调解,自愿交付所欠3个月的物业费,并拆除东墙上的违建窗户,恢复原状;清洗因破墙开窗引起的墙面污染。”

  电话里,熊五根忙着给一起物业纠纷的双方当事人沟通最新的调解进展情况,并约定时间现场签订调解协议。

  这些天,熊五根多次上门调解这起纠纷,终于通过释法明理做通了喻某的工作。

  “看现场的目的是固定纠纷引发的场景,避免调解时各执一词。然后,调解员通过梳理与纠纷有关的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确定争议焦点及调处依据。”聊起调解技巧,熊五根总有独到见解。

  1985年,从部队退伍的熊五根被安排在安义县石鼻镇政府工作。一个偶然的机会,他去调解一起因耕牛触电死亡引起的纠纷时,以为都是乡里邻居关系就能顺利解决,发现远非自己想象得那样,反而越闹越大。

  这激起了熊五根不服输的劲头,暗下决心要把调解工作做好。他经常向有经验的乡村干部学习调解知识和技能,并利用业余时间钻研法律业务,拿到了中国政法大学的法学博士学位。此后,他将法律专业知识融入人民调解工作实践,被称为“博士调解员”。

  在“五根调解工作室”,摆放着由熊五根根据多年实践经验撰写的《物业纠纷调解方法与技巧》和《调解组织处理信访案件的原则与对策》。涵盖了熊五根对各类物业纠纷的详细分类、解决方法和法律依据;还总结梳理了关于矛盾纠纷信访案件的风险等级、处理原则和应对方法。

  近年来,熊五根撰写人民调解调研文章20余篇,约60万字。其中,2019年撰写的《多元化矛盾纠纷解决机制与完善研究》获中华全国人民调解员协会论文三等奖。

  “调处矛盾纠纷,需要理论和实践双管齐下,采取‘查实情、善倾听、控情绪、切要害’的调解工作模式。”熊五根告诉记者,在具体实践中,他还总结出了矛盾纠纷调解“四字”工作法,即“四到、四靠、四抓、四讲”。

  据统计,自1985年从事调解工作以来,熊五根先后接待群众咨询两万余人次,受理矛盾纠纷12300余件,成功调解12000余件,为纠纷双方当事人挽回经济损失126亿元,实现了将矛盾纠纷吸附在当地,化解在萌芽,解决在基层,有力维护了社会稳定。

  如今,“五根调解工作室”已成为南昌市基层社会治理的一个响亮品牌。

  今年1月7日,江西省司法厅党组书记、厅长张强专程来到“五根调解工作室”看望熊五根。张强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充分发挥人民调解“第一道防线”作用,一以贯之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在就地化解纠纷、选树培育典型、争创品牌示范等方面彰显省会担当,打造南昌品牌,贡献南昌力量。

  记者手记

  用规劝疏导化解仇怨,用真情消除心理隔阂,依靠法律化解纷争,将矛盾纠纷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

  采访中,记者深切感受到,人民调解已成诉讼之外化解矛盾、解决纷争的重要方式,是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第一道防线”。

  如今,在英雄城南昌,已设立了以“五根调解工作室”为代表的个人调解工作室86个。2021年以来,南昌市各级调解组织受理调解案件12800余起,调解结案率达99%。而像熊五根这样的人民调解员,根植基层、直面群众,熟悉社情民意,他们投身预防和化解矛盾纠纷的最前沿,用法理情兼顾的方式化解矛盾纠纷,老百姓更买账。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 王伟光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