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后分监区长的三重身份 法治人物-法治 王伟光 313577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九零后分监区长的三重身份 法治人物-法治 王伟光 313577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治 > 法治人物

九零后分监区长的三重身份

记辽宁省瓦房店监狱十一监区七分监区分监区长于勇

2020-05-21 13:24 | 来源: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 韩宇

  这样一名90后,有着三重身份:在工作岗位,他爱岗敬业、勤勉尽责,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监狱警察;在公众眼中,他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成为了“好人”“最美志愿者”;在自己家里,痛失母亲后担起抚育弟弟的责任,成为了一名“父亲”。

  他就是辽宁省瓦房店监狱十一监区七分监区分监区长于勇。近日,《法制日报》记者走近于勇,挖掘这位脸上还略带稚气的90后监狱警察背后的感人故事。

  工作一把好手

  别看90后的于勇在瓦房店监狱工作才两年多,可在岗位上已经成了一把好手。

  “于勇在大学期间,不仅成绩优异,成为优秀校学生干部,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和校一等奖学金,还光荣入党。到监狱工作后,他爱岗敬业、勤勉尽责。”瓦房店监狱监狱长孙涛回忆说,于勇在刚入职时发生的一次受伤事件,让他感受到这名90后新警的责任和担当。

  时间回溯到2018年1月31日,于勇在瓦房店监狱新入职体育科目训练中,不慎右股骨骨折,但休息不到3个月,心系工作的他愣是拄着拐回到单位。同年5月于勇捐献造血干细胞,原本应休息1个月,可在家只休养了7天,又拄着拐回到单位,一直到当年8月才扔拐。

  “七分监区是后组建的,我虽然骨折了,但工作不能耽误。”让于勇欣慰的是,他和同事的付出没有白费,七分监区各项教育改造工作指标从排名靠后逐渐提升到现在的中上游。

  瓦房店监狱政委邢飞雪评价说:“于勇作为一名新警谦虚好学,通过向书本学、向实践学、向老人学,学到了很多管理教育服刑人员方面的工作方法,处理日常工作中各类问题早已得心应手,并获得了监狱2019年度‘优秀干警’荣誉称号。”

  七分监区服刑人员庞某,因在狱内重新犯罪,又被判刑9个月,在矫治期间被停止会见。2019年6月21日,庞某80多岁的老父亲从山东来见儿子,得知无法会见,一时老泪纵横。

  面对此情况,于勇没有破坏规矩“开绿灯”,而是耐心安抚老人,并自掏腰包安排吃住,第二天又买了返程卧铺票和食物,将老人送上火车。

  “于分监区长,我要是再不好好改造,就真对不起你了。”庞某得知事情原委后,没有再破罐子破摔,而是遵规守纪,积极改造。

  多年坚持公益

  “您好,我们是接受您骨髓捐献血液病患者的子女,虽然素未谋面,但您的义举给了我们母亲重生的机会。我们替母亲谢谢您!”

  这是一封写于2019年5月25日,来自上海的特殊感谢信,见证了于勇捐献造血干细胞的救人义举。

  于勇说,他的公益之心,源于农村父母朴实而伟大的教育。如今,于勇已经无偿献血6次,在2016年的一次献血中,他加入了中国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资料库。

  2019年4月,于勇的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型与一名上海的血液病患者相合。而此时,于勇在新入职训练时造成骨折尚未痊愈,但他不顾伤痛,在同年5月坚持捐献了216ml造血干细胞,挽救了这名患者的生命。

  多年坚持公益的于勇,成为了辽宁省监狱系统和大连市公务员系统成功捐献造血干细胞第一人,不仅收获《捐献造血干细胞荣誉证书》和大连市红十字荣誉奖章,还入选“大连好人榜”,被辽宁省精神文明办评为学雷锋志愿服务“最美志愿者”。

  面对诸多荣誉,于勇说:“我捐献造血干细胞在医院住了7天,因为用药原因头部发晕、脊柱胀痛,但想想能够挽救生命,这一切都太值得了。”

  责任担在肩上

  监狱工作不轻松,没有成家的于勇下班回家后还是不能轻松,因为“父亲”的身份让他肩上责任更重了。

  2017年的一天,噩耗传来。于勇母亲在老家接上小学一年级的弟弟放学途中,遭遇车祸不幸去世。

  “母亲的去世,对我们家打击太大了。父亲身体不好,在老家无法独自一人照顾弟弟。”于勇说,回到老家料理母亲后事时,让他决心担起“父亲”之责。

  料理完母亲的后事,和女朋友左乐商量后,于勇把弟弟从农村老家接到了瓦房店市家中一起生活。为了让弟弟接受更好的教育,这个90后的小伙子在弟弟上学期间像父亲一样每天接送他上下学、辅导作业,照顾生活起居。

  “女朋友为了照顾我弟弟做出了很多牺牲,还一度因此丢了工作,没有她我根本不能安心工作,更不能把弟弟照顾好。”于勇谈到左乐的付出,既欣慰又愧疚。

  于勇告诉记者,在照顾弟弟这两年多的时间里,他思考最多的是生命的意义。失去母亲,带着弟弟走向社会,没有让他对工作和生活失去热情,反而更加懂得生命的珍贵。

编辑: 王伟光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