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力培养汉藏双语村居法律顾问 法律援助-法治 王伟光 3315667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青海大力培养汉藏双语村居法律顾问 法律援助-法治 王伟光 3315667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治 > 法律援助

青海大力培养汉藏双语村居法律顾问

2021-02-08 10:54 | 来源: 法治日报

  本报记者 徐鹏

  青海省共有6个自治州,其中藏族自治州5个、蒙古族藏族自治州1个,全省607.82万常住人口中,少数民族超过47%。近年来,青海省探索推进汉藏双语村居法律顾问工作,一些民族地区因地制宜、先行先试,不少法律服务机构也结合本地实际,推进这项工作。

  “自2018年全面开展‘一村(社区)一法律顾问’工作以来,全省4605个村(社区)已经全面完成法律顾问全覆盖,1346名法律服务工作者从事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各地不断探索创新,取得了明显成效。”青海省司法厅律师工作处副处长杨恒近日接受《法治日报》记者采访时介绍说。

  肯定成绩的同时,杨恒并没有回避这项工作面临的困难。“其中之一就是法律服务人才,特别是汉藏双语法律人才短缺问题。目前,青南地区还有17个无律师县、16个无公证员县,无人服务、无能力服务成为最大瓶颈。”杨恒说。

  针对这一现状,青海省采取了一些措施。比如,完善基层法律服务人才激励和保障机制,鼓励促进法律服务人才和资源向法律服务薄弱地区流动;从退休政法干警、村(社区)两委成员、调委会成员以及部分党员和村民、居民代表中培养“法律明白人”,充分利用好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公证员、“1+1”法律援助律师,积极吸纳大学生志愿者,开展日常性法律服务工作等。

  青海在双语法律人才培养方面下了不少功夫。青海省司法厅积极协调6个自治州司法局组织遴选参训人员,委托专业培训机构,强化培训并组织参加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探索出一条民族地区双语法律服务人才培养的新方式。

  2017年初,青海省司法厅在黄南藏族自治州开展全省“双语”法律人才培训试点,首批选拔在职工作的27人参加培训班,由培训机构进行脱产培训,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后,回当地从事法律服务工作。2018年,在6个民族自治州全面开展“双语”法律人才培养工作。4年来,有141人通过国家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其中取得A证的32人、C证的109人,整体通过率为43.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据介绍,这种培训模式为民族地区输送了一批批高素质法律服务人才,为开展双语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奠定了坚实的人才基础。

  “村居法律顾问工作和汉藏双语法律服务是我们所的服务重点。”观若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公保战斗介绍说,观若所专门成立汉藏双语法律服务团队和12348青海法网汉藏双语法律服务中心,目前有7名执业律师,两人会说康巴语,5人会说安多语。

  公保战斗说,观若所律师每天登录12348青海法网,通过视频为牧区群众进行线上法律解答,及时回复留言咨询,律所每天指派律师到12348热线汉藏双语专席值班,电话解答群众咨询。同时,观若所利用其法律援助工作站优势,为群众提供线上法律援助服务,大大提高了服务质效。

  “作为村居法律顾问,我们定期深入村居和社区,用汉藏双语宣讲法律法规、国家政策,解答群众的法律问题。”公保战斗介绍说,此外,他们还进行汉藏双语法律法规、国家政策的翻译工作。“去年民法典通过后,我们组织律师深入果洛藏族自治州各县进行汉藏双语宣讲,以案释法让牧区群众对民法典有了了解,效果非常好。”

  来源:法治日报

编辑: 王伟光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