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完成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任务 法理天下-法治 王伟光 2917218
有思想 / 有温度 / 有品质
加快完成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任务 法理天下-法治 王伟光 2917218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法治 > 法理天下

全国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现场会召开

加快完成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任务

2019-07-12 09:53 | 来源: 法制日报

  本报记者 侯建斌

  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驶入快车道。

  农业农村部近日在江苏常州召开全国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现场会,部署今后一个时期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思路措施。会议要求各地加快完成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任务,开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新局面。

  这是去年11月底,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以下称《指导意见》)后,农业农村部对此项改革的最新部署。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认为,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各地农业农村部门要准确把握《指导意见》的精神实质和内涵要义,尽快建立健全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保障。

  赴10省份开展改革督导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15-2020)》都对此提出明确要求。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明确提出,整合组建市场监管、生态环境保护、文化市场、交通运输、农业五支综合执法队伍。

  这些制度安排为始于1999年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2018年11月23日,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指导意见》,开启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新篇章。

  农业农村部法规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此后半年来,农业农村部加速推进此项改革。

  ——2018年12月,召开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视频会,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出席会议并对地方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作出全面部署。

  ——2019年3月,印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工作的通知》。

  ——2019年5月,印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进展情况的通报》。

  半年来,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体系建设步伐明显加快。

  与此同时,围绕此项改革,农业农村部先后赴10个省(区)开展改革督导,并组织各省开展自查工作。在此推动下,各地的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595个县区明确执法机构

  记者从现场会上获悉,目前,多数省份已基本完成省级改革任务。截至今年6月25日,已有25省(区、市)印发全省(区、市)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意见,23个省(区、市)明确了省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机构。此外,市县改革取得明显进展,已经有138个市(州)印发全市(州)综合执法改革实施意见,占地市总数的40%,595个县(区)明确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  

  6月25日下午,农业农村部法规司司长宗锦耀与常州市副市长许峥为常州市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揭牌。此举意味着常州在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领域迈上新征程。

  常州市农业农村局局长李昊云介绍说,近年来,常州通过梳理权力清单,排查梳理行政处罚类事项清单371项、行政强制类事项清单40项,市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一张网”权力清单已经形成。

  “与此同时,理顺市、县执法职责分工,实现城市执法向基层执法转变。”李昊云进一步解释说,市级主要负责执法监督指导、重大案件查处和跨区域执法的组织协调工作,同时承担城区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工作;执法检查、违法案件查办等执法事项主要由辖市、区综合行政执法大队承担。

  记者采访获悉,针对执法力量分散、执法方式粗放问题,常州整合执法资源,优化执法方式,将农业、渔业、农机、动物卫生监督等所有农业行政执法职能集中归并、交由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统一行使。

  常州只是全国各地推进改革的一个缩影。

  在山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体系已初步构建,11个设区市全部实行以市级为主的执法体制,均成立市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统一为副处级建制,目前已全部挂牌并锁定编制数量;97个县(市)全部成立县级农业综合行政执法队,85%以上的县完成机构挂牌和队长任命工作。

  在重庆,云阳县将原农业执法队和农机、动监、渔政、植检五支执法机构所承担的执法职能剥离,整合组建新的农业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并将行政审批、技术检测等职能完全剥离,从制度上保障执法公正。

  在湖北,襄阳市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同时,大力推进互联网+农业执法新模式,构建起以一场一码为核心,管理智能化、操作便捷化、功能齐全化、服务高效化、全程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服务网,全面提升了农业执法效能。

  统一执法队伍执法效果凸显

  “由被动执法变为主动防控。”

  对于改革后的成效,重庆市云阳县农业农村委员会主任钟学坤感受最深。

  “改革前,各执法机构承担多重职责,执法工作被当副业而应付。”钟学坤坦言,改革后,虽然只有一支执法机构,但力量大大增强且职责单一,目标明确,精力集中,触角前移,对监管对象实行网格化管理并优化服务指导,着力防患于未然,执法效果事半功倍。

  此外,由于常年专项行动不断增多,对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和震慑力大大增强。据统计,2018年查处各类案件72件,居全市各区县前列;今年上半年已查处各类案件46件,比上年同期大幅增加。

  钟学坤说,通过严格执法,农业投入品市场秩序更加规范,农业生产安全、农业资源环境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形势日益向好。

  尽管改革成效逐步凸显,但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认为,与中央的部署要求相比,各地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明显偏慢,而且进展不平衡。比如一些地方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设置不够科学合理,一些地方没有全面整合农业行政执法职责。

  对此,农业农村部明确提出,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是建设法治政府的必然要求,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迫切需要。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充分认识深化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改革的重大意义,全面准确贯彻落实改革任务。当务之急是要尽快完成省、市、县农业综合行政执法机构编批和挂牌工作。

  农业农村部要求,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抓住改革机遇整合队伍、构建体系,健全制度、规范行为,落实政策、强化保障,加强党建、提升素质,实现农业执法机构规范设置、执法职能集中行使、执法人员严格管理、执法条件充分保障,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有力的法治保障。

编辑: 王伟光 吉网新闻热线:0431-82902222